招生信息网

首页 << 招考指南

从大学生就业形势看高考志愿

招生信息网 发布日期:[2007-05-23]  

稿件来源:北京晚报 从大学生就业形势看高考志愿
来源:四川在线     2007-5-21 14:10:00
 

   一名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不愿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而喜欢文秘职业,结果,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迟迟不能就业。这位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就想转换专业,但学校不同意,才硬着头皮“熬”到毕业。类似这样的情况,每年的毕业生中为数不少。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高考选报志愿时不了解专业和不了解同专业对口的职业,而导致入学后不喜欢专业,随之是就业困惑,结果导致职业迷茫。可见,高考选报专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关节,必须认真对待。那么,如何选报好大学专业呢?

  热门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
    首先,了解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的社会需求情况。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平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社会产业结构的经常性变化,教育在客观上总是处于滞后状态;二是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缺乏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积极性。比如,北京地区近年来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通讯、电子、自动控制等)、机电、英语、会计、建筑以及师范类的几个主体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不能满足需要,往往需要从京外引进;而一些普遍被认为热门的专业则常常感到社会需求不足,就业压力较大。不少考生不了解社会需求状况,依然将某些就业难的专业视为好专业,争相报名。当然,如上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而且,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着的。如,建筑类专业毕业生长期以来供不应求,但奥运会期间和之后,就可能缓解。小语种往往会因为国际关系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年度表现出很大差异。还有一种情况,即供不应求的专业,不一定是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就业率还受毕业生择业观念、学校就业工作指导和服务水平的影响。所有这些专业的供需情况及表现形式,考生应该有多一些的了解,才利于减少报考的盲目性。
    同一专业学校不同竞争力各异
    其次,了解专业与学校的关系。有些考生问,对于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哪个更重要?这不可一概而论。我觉得,对于竞争力较强的考生,似乎应侧重于学校的选择。同样是热门专业,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表现不一样。如法律、外贸、金融等专业,在专业性较强的高校,如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校的相关专业毕业生依然保持着良好的需求和就业状况,而有些工科院校的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则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学校的师资、办学历史及相应的社会认可度所致。特别是国家重点学科以及独具特色的专业更受社会青睐,以致使这些专业成为争夺人才的“众矢之的”。另一种情况,一些比较知名的企事业单位和外国企业,在选择毕业生的时候,习惯圈定学校范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受教育环境和综合素质,而把专业放于其次。而对于一般考生,特别是竞争力不强的考生,似乎应侧重考虑专业,将学校置于其次,甚至特殊情况下降低学历层次也要考虑读一个喜欢而实用性强的专业。在当前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惟有一技之长,才能吃遍天下。竞争力不强的考生,如果不是自己特别喜欢的话,尤其不适合读上述那些就业困难的专业,这些专业毕业生也是我近年来接待的主要求职困难对象。需要说明,我如上讲的只是侧重考虑因素,而在实际选择志愿的时候,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平衡。
  选专业为什么要强调兴趣
    关于专业与兴趣、性格的关系。我在就业咨询工作中,经常遇到改换专业求职的情况。尽管其中原因不一,但因为兴趣和性格的占了很大比重。现在的高考选报志愿,由于一是对专业和职业缺乏了解;二是怕影响考生复习,因而常常是盲目选择,或者由家长、老师或其他亲友代为选择。填报志愿时,主要考虑录取因素,而对考生的性格、兴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致使考生不喜欢所学的专业,这是一部分大学生不爱读书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就业难和学非所用的直接原因。人们只有从事与自己的性格吻合的工作,才容易出成效,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不知疲倦。因此,高考时选报一个与自己特质、兴趣相宜的专业十分有益于刻苦读书和日后的职业发展。当前,无论学校还是社会,对高考报名的全面和科学辅导还很不适应。我们一味的、不遗余力地鼓励、帮助和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却没有或不会辅导他们了解自己的特质和潜能,从而常常导致事与愿违。因此,无论学校或家长,在选报高考志愿时,都应尽可能地尊重考生专业兴趣,尽可能地帮助考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特质。
    选报高考志愿,是每个考生职业生涯发展长河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人在这个关节点已经决定了自己的一生,如医生、教师、艺术、警察、法官等职业,都是在大学阶段确定了的。实际上,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也是很少改行的。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改行的情况占有不小的比重,而改行者中也不乏各种成功人士。但改行成功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反之,比尔·盖茨“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成功对我们则有更大的启迪。因此,我们追求的是尽可能地实现高考志愿、大学读书、就业和未来职业的统一。
    从就业看专业更真实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古代军事原则,也可用于我们选报志愿。知己,除考分外,还要包括性格、兴趣;知彼,除学校录取线外,还包括学校的真实就业状况、拟报专业内容和对口职业。了解“己”、“彼”情况是要下点工夫的,需要多搜集一点资料,多拜访一些知情者,多请教一些专家。既然是关系孩子一生成长的大事,必要的付出还是应该的。
    最后提示,了解考生的性格、兴趣,可以找资料自测或专业机构测评,但专业测评最好同时请咨询师解读,效果会更好;即使解读,也不要完全凭借咨询师,还要结合自我认知和分析。关于了解就业状况,可以通过学校就业部门和往届毕业生两个渠道,才利于把握真实情况。专业内容,可以阅读学校提供的资料;了解职业,可以借阅我们国家的职业大典,但大典里可能缺乏你需要了解的职业,如此的话,就要找业内人士咨询了。